
大會評審團

Mr Raymong Young
楊習禮先生
旅居維也納十一年的鋼琴家楊習禮,是香港首位 Bösendorfer《貝森朵夫》藝術家,演奏足跡遍及歐、亞和北美十多國。他的演奏被傳媒盛讚為「具想像力,富浪漫詩情」、「把技術與音樂融為一體,擅于傳達美的訊息」、「真摯情感表露無遺,演繹的深度,音色的精緻脫俗,令人深受感動」。楊氏於義大利羅馬國際鋼琴大賽,獲雙鋼琴組一等金獎和二重奏組銀獎,亦在德國博倫舒威的國際音樂節獲頒發樂壇新秀獎。
除了忙於演出外,對培育後輩亦不遺餘力, 現為[維也納音樂大師班] 教授、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和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亦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作為香港備受推崇之教育家,他多名學生均在亞洲及國際比賽奪魁,獲歐、美、澳等頂尖大學及音樂學院錄取,完成碩士或博士學位。
楊氏亦是一位炙手可熱的評委,經常為多個國際鋼琴比賽擔任評審,又獲邀為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中國區選拔賽評委主席、全港學生公開音樂比賽首席評判及Yamaha音樂基金會的考官。
楊習禮出生於香港,畢業于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大學,取得鋼琴演奏及伴奏雙碩士學位、演奏家文憑及鋼琴教學文憑。在求學期間屢獲殊榮,是首位榮獲奧地利政府頒發最高級別獎學金的香港鋼琴家,更因個人的卓越成就及多方推薦,和對音樂藝術所作出的貢獻,獲得奧地利政府頒授國籍。曾獲多位名家指導,包括維也納古典派演繹權威-巴道拉.史歌達、克拉拉.舒曼的再傳弟子-巴諾維茲、 貝多芬第五代暨李斯特第三代傳人-弗萊雪曼、盧茲及薛德雷。
.jpg)
Mr Alan Chu
朱偉恒先生
朱偉恒先生現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鍵琴首席、世界鋼琴教師協會香港區主席,以及國際音樂合奏家協會創會會長。他同時擔任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考官和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並曾於多個全國性及國際性鋼琴比賽中擔任評委。朱氏現任或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大專機構,教授研究生及本科生課程。
朱氏畢業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及RCM),分別獲得鋼琴演奏碩士及一級榮譽學士學位,並獲頒歐盟伊拉斯莫斯獎學金前往德國科隆音樂大學習藝。2017年,朱氏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授予ARAM榮銜、並於2021年獲得英國皇家文藝學院及英國音樂家及歌唱家協會院士榮銜。

Dr Cheng Wai
鄭慧博士
獲選為二零零九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獎】的香港著名鋼琴家鄭慧,畢業於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並先後於美國耶魯大學及紐約州立大學取得音樂碩士及博士學位,她曾師隨凌遠、郭嘉特、鍾榮達、西摩.里根、克勞德.法蘭克、基.卡力素。與朗朗及李雲迪同屬史坦威藝術家
鄭慧是【國際青年年】香港傑出青年演奏家大獎的得主,她亦在多個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她的樂跡遍及世界各地,先後在紐約林肯中心、卡奈基音樂廳、華盛頓甘迺迪中心、丹麥蒂沃利演奏廳、加拿大班夫藝術中心、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香港文化中心等演出。鄭慧又多次以獨奏家身份與多個樂團合作,包括莫斯科管弦樂團、丹麥奧登斯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等;與她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古斯塔夫.邁耶、羅倫史密夫、黃大德、葉詠詩、鄭小瑛、麥家樂、胡詠言、閻惠昌等。曾與她同台演奏的國際音樂好手包括法國小提琴家杜美、傑出華人小提琴家呂思清、李傳韻、王崢嶸,以及大提琴家王健、朱亦兵等。
目前她出任【中央音樂學院香港基金】主席,並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更為多個亞洲及國際音樂比賽擔任評判。

Miss Vanessa Wong
黃蔚然小姐
青年施坦威藝術家黃蔚然的鋼琴演出備受《留聲機》雜誌讚賞,她「與生俱來的音樂感和技術控制令人讚嘆」。她自小就在多個國際獎項脫穎而出,其中包括澳洲新南威爾斯國際鋼琴比賽歷屆最年輕的冠軍、美國第十七屆希爾頓國際鋼琴比賽亞軍等。她是第七屆霍洛維茲國際鋼琴大賽最年輕的冠軍得主,並同時勇奪五項特別獎。
黃蔚然獲多個樂團邀約擔任獨奏家,合作樂團包括香港小交響樂團、澳洲坎培拉交響樂團、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以色列新海法交響樂團、澳門樂團、美國希爾頓交響樂團和耶魯愛樂樂團等。她亦熱衷於室內樂,是耶魯大學香港校友會室樂社的成員之一。
她曾在各地舉行獨奏會,包括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巴黎科托特大廳、紐約施坦威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紐約卡耐基廳、北京保利劇院等。她亦曾於多個音樂節亮相,包括紐波特國際藝術節的開幕獨奏會、香港藝術節獨奏會、香港大會堂樂萃系列等。她的演藝足跡遍布各地,從澳洲的布里斯班、坎培拉,到北美洲的華盛頓、芝加哥、三藩市、洛杉磯、溫哥華,以至非洲的埃及都有演出。

Ms Rhythmie Wong
王晞韻小姐
王晞韻 在香港出生長大,曾在美國、歐洲和亞洲舉辦過多次獨奏音樂會。 她最近在蘇塞克斯國際採訪音樂會系列、薩格勒布卡爾洛瓦茨鋼琴節、海沃茲希思音樂協會音樂會系列和杜倫國際鋼琴大師班的獨奏會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她曾在都柏林的國家音樂廳、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和默金音樂廳以及波士頓的喬丹音樂廳演出。Deutschlandfunk Kultur、香港電台、柬埔寨TVK、澳門廣播電台以及香港教育電視台都對她進行了專題報導。 管弦樂團的演出包括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沃辛交響樂團、Suedwestfallen 交響樂團、北安普頓交響樂團和伊靈交響樂團。 她在香港獲得“十大最佳新人獎”。 2022年12月,發行首張個人CD《進化幻想曲》。
最近,她在明斯特獲得了 2022 年施坦威音樂獎。 她還在卡爾洛瓦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克羅地亞作曲一等獎、觀眾獎和最佳詮釋獎,在瓦萊塔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在蘇塞克斯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三名。 作為紐約國際藝術家鋼琴比賽、Aloha 國際鋼琴比賽和 Kawai 亞洲鋼琴比賽的第一名獲得者,她也是 Dorothy Mackenzie 藝術家認可獎的獲得者。
王氏獲得了多項獎學金,如通利音樂獎學金、香港演藝學院教職員獎、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尤德爵士海外研究獎學金、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獎學金、 NEC優異獎、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基金及Clavarte基金會獎學金。
王氏三歲開始學習鋼琴,不久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少年班,師從教授,取得音樂學士學位。 在Victor Rosenbaum教授的指導下,她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完成了音樂碩士學位。 王晞韻 的學術工作也很出色,她在波士頓學習期間曾被列入院長名單。 她以最高分畢業於科隆音樂與舞蹈大學concert exam學位,師從Claudio Martinez- Mehner教授,以及師從Gerald Hambitzer教授的古鋼琴音樂碩士學位。 她還在明斯特音樂大學師從Heribert Koch教授。

Mr Clarence Lam
林詩雋先生
林詩雋國際職業生涯豐富多彩,包括鋼琴演奏家、教育工作者、考官和評審等角色。目前在香港演藝學院青年課程教授鋼琴,同時擔任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的音樂文憑考官,他的專業知識橫跨教育和表演領域。
林氏對教育充滿熱忱,他曾在澳門演藝學院擔任教職,並在澳門成立了鳴詩音樂藝術教育中心,擔任學院總監。他近年曾在英國知名學府Eton College、Oundle School 和 Wells Cathedral School 主持大師班。他教授眾多的學生,在國際比賽中屢獲殊榮,更獲得了世界頂尖音樂學院的錄取。林氏曾在亞洲和歐洲多個城市舉行獨奏音樂會,並與著名樂團合作,包括雅典合奏團、北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和拉赫瑪尼諾夫學院交響樂團等。除了教學和表演之外,他亦多次獲澳門樂團邀請主持音樂分享會,並經常獲邀為本地和國際鋼琴比賽擔任評審工作。
林氏於英國寄宿中學就讀時在 Alec Hone 和 James Kirby 的指導下,開始培養了對音樂的熱情,之後在北皇家音樂學院跟隨 Helen Krizos 接受正規培訓,並在畢業獨奏演出中考獲第一名,獲頒學院鋼琴系畢業獎學金。同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皇家音樂學院院士資格。作為英國MBF研究生獎學金及澳門政府研究生獎學金的得主,林氏轉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攻讀音樂碩士課程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師隨國際魯賓斯坦鋼琴獎最年輕之得主---Ian Fountain教授,同時亦考取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高級教學文憑。返港後,他在香港演藝學院深造,師隨黄懿倫教授。林氏亦曾於國際鋼琴大師 Gary Graffman, John Lill,Michel Beroff,Nelson Goerner,Pascal Devoyon,Pascal Roge 和 Stephen Hough之大師班中表演及習藝。

Mr Andy Chung
鍾學進先生
鍾學進生於香港,2008 年起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師從郭嘉特教授習琴。2016 年獲獎學金遠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進修, 師從Christopher Elton教授。現就讀於科隆音樂學院, 師隨Fabio Bidini教授學習。他曾在世界各地演出,包括英國、德國、中國和美國。他曾合作過的樂團包括 ABRSM 管弦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科隆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及羅馬尼亞巴克烏 Mihail Jora 樂團。他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 包括德國 Karlrobert Kreiten比賽及Sardoal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冠軍)。此外,鍾氏於2021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邀請參與香港電台的貝多芬32鋼琴集錄影。

Mr Alexander Lau
劉承皓先生
劉承皓在不到三歲時發現了鋼琴並熱愛上,並開始了其音樂藝術之路。 16歲獲得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FTCL鋼琴演奏文憑,後以高二完成香港中學文憑後獲香港演藝學院破格收錄,同時獲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ABRSM)本科全額獎學金,師從鋼琴系主任郭嘉特教授和阿奎雷斯·黛樂·維涅Aquiles Delle Vigne,以一等榮譽和最優異學術成績獎畢業。隨後,在2019年成功考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音樂表演碩士,並獲得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碩士全額獎學金,師從著名俄羅斯鋼琴家德米特里·阿列克謝耶夫 Dmitri Alexeev。在2021年獲得裘槎香港慈善信託基金獎學金,攻讀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藝術家文憑(演奏博士)。之後3年以訪問學生身分在香港演藝學院深研。為了追尋音樂的真諦,劉氏曾受多位鋼琴家指導,包括白建宇(Kun-woo Paik)、阿里·瓦爾迪(Arie Vardi)、羅伯特·萊文(Robert Levin)、米哈伊爾·沃斯克列森斯基(Mikhail Voskresensky)、米歇爾·達爾伯托(Michel Dalberto)、路易斯·洛蒂(Louis Lortie)、克雷格·謝潑德(Craig Sheppard)、格雷厄姆·斯科特( Graham Scott)、 科林·斯通(Colin Stone)、塔馬斯·昂加爾(Tamás Ungár)和伊利亞·舍普(Ilja Schep)等等。
劉氏早年在香港音樂界嶄露頭角,阿奎雷斯·黛樂·維涅 曾評價劉氏「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好的鋼琴家。」。 2017年獲第18屆亞洲國際蕭邦鋼琴比賽(綜合學院)- 金獎(日本) 及 第二屆科英布拉世界鋼琴比賽 - 第二獎(葡萄牙),隨後被邀請與Orquestra Clássica do Centro合作。同年以鋼琴家身分隨香港汎亞管弦樂團開始為期三年的巡迴演出。 2018年贏得香港演藝學院協奏曲大賽,後來與香港演藝學院管弦樂團合作鋼琴協奏曲目,同年參加薩爾茨堡莫札特國際暑期學院大師班,在一眾參與者中脫穎而出,獲得薩爾茨堡莫札特國際暑期學院- 大獎(奧地利),並受邀於薩爾斯堡Solitär 演奏廳與Grosses Saal音樂廳參與莫札特國際暑期學院音樂會系列演出。 2019年作為誼樂社的青年藝術家得獎者(香港),劉氏受到廈門愛樂樂團的邀請,進行了他在中國的首演。在英國留學期間,劉氏對音樂有了更加極致和嚴謹的追求,鋼琴家Vanessa Latarche評論道:“他具有音樂智慧的修養”,並在2020年獲得富查伊拉國際鋼琴比賽- 榮譽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21年Campillos鋼琴國際比賽- 第三獎(西班牙)、2022年查普爾獎章鋼琴比賽- 霍普金森銀獎和彼得沃爾菲施獎(英國)、尤里吉奧鋼琴獎國際鋼琴比賽- 特別獎(德國) 以及2023年新加坡國際鋼琴比賽- 第三獎。

Ms Judy Lui
呂雋怡小姐
呂雋怡從會唱歌起就熱愛音樂。 9歲時,她成為小學弦樂四重奏的大提琴手,師從鄧玉。 呂氏考取香港演藝學院三年級學生,師從Letty Poon,主脩大提琴演奏。 呂氏於15歲時在協恩學校中三畢業後,獲提前錄取,成為香港演藝學院音樂表演學士學位學生。有機會與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一起表演大提琴二重奏,並與肖邦獎得主李嘉齡一起表演獨奏會。自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呂氏加入香港弦樂團,在藝術及發展總監姚珏的帶領下工作。太平紳士、音樂總監梁建楓指揮的澳門名家樂團、音樂總監葉惠康博士指揮的汎亞交響樂團,以及香港首個全女性專業樂團-香港工聯會主席創辦的香港工聯六藝樂團女性,林佩姬GBS、 SBS、OBE、JP。 Judy也曾在國立台北大學、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協會擔任演奏和指導,並在澳門大學大運會擔任大提琴導師。 呂氏也是一位狂熱的室內樂愛好者,她參加過許多音樂慈善活動和音樂教學。她曾在香港音樂學院擔任家教,並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工作。她現在是私人大提琴導師,學生來自多所學校,包括德瑞國際學校、ESF學校、德望學校、協雲學校等。近年來,呂氏參與康恩-塞爾默音樂學院管樂隊指揮訓練工作坊,並與Kirk Trevor、Paul Nadler一起上大師課。呂先生是香港少有的大提琴團體Pochen Strings的創辦人,曾獲邀到香港多個場地演出,包括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建造業議會零碳公園及2023年維多利亞公園花卉展。 2023年夏天,呂氏帶領兩位學生參加了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獲獎者晚會音樂會,並獲得了Premia國際音樂節大提琴一等獎和二等獎。

Mr Brian Choi
蔡君楊先生
香港的年青小提琴家蔡君楊,於2023年為首位香港代表參加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蔡氏贏得多項國際賽殊榮,包括2018誼樂社年青音樂家招募的優勝者,2017年哈德遜河谷愛樂弦樂比賽冠軍以及紐約國際藝術家協會(小提琴),2017 年波士頓流行協奏曲比賽中得獎,2015 比雅思小提琴比賽第三名,以及2006年全港青年音樂家大賽冠軍。蔡氏曾為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波士頓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特約樂手及誼樂社年青演奏家。現時蔡氏是香港活躍的小提琴獨奏家,室樂演奏家,香港弦樂團首席、傳承愛樂客席首席、香港歌劇院副首席,小提琴及室樂教育家。
蔡氏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小提琴家梁建楓,八歲時入讀香港演藝學院(HKAPA)的青少年課程,並於十七歲時取得音樂文憑證書。他又分別於2015及2017年於波士頓新英倫音樂學院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在學期間先後師隨小提琴名師Paul Biss 及Donald Weilerstein 學習。 蔡氏曾參與多個國際大賽,如2017年Elmar Oliveira國際小提琴比賽、第11屆維尼亞夫斯基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以及第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
蔡氏熱愛獨奏及室內樂演奏,常與著名的音樂家合作,包括國際大提琴家李垂誼合作、香港鋼琴家李嘉齡、張緯晴、黃蔚然黃家正、香港中文提琴家劉子正。2021 年他獲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邀請,於「樂‧誼國際音樂節」中跟他於香港大會堂演奏韋華第雙重協奏曲、同年於香港大會堂與著名鋼琴家李嘉齡演奏韋華第<<四季>>協奏曲之冬季。他又屢次獲誼樂社邀請,為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作演奏。此外,他又被香港聯校樂團邀請於香港文化中心演奏西貝遼士小提琴協奏曲。2019年他獲邀以獨奏身份與廈門愛樂樂團演出,並得著名指揮家傳人長的高度讚揚。2017年他以獨奏身份與哈德遜河谷愛樂樂團演出西貝遼士小提琴協奏曲,並於同年獲邀亮相 Paesaggi Musicali Toscani 音樂節,其後於9月下旬在意大利與傳奇鋼琴家布魯諾·卡尼諾 (Bruno Canino) 舉行了獨奏會,並且於2017 年 9 月以紐約國際藝術家協會(NYIAA)優勝者身份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進行了首次獨奏會。
蔡氏擁有豐富的室內樂經驗,曾經接受 Joel Krosnick、Laurie Smukler、Katherine Murdock、Mai Motobuchi、Yeesun Kim、Roger Tapping、Natasha Brofsky、Vivian Weilerstein、Donald Weilerstein 等知名藝術家指導。 他又曾經參與美國弦樂四重奏、太平洋弦樂四重奏、茱莉亞弦樂四重奏、艾默生弦樂四重奏、帕加弦樂四重奏( Parker String Quartet) 的大師班演出,並屢次參加了 Kneisel Hall 室內音樂節,此外於2018 年聯同Ceres Quartet 參與阿斯彭(Aspen) 夏季音樂節的高級四重奏課程及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研討會。
現時蔡氏是香港活躍的小提琴獨奏家,室樂演奏家,香港弦樂團首席、傳承愛樂客席首席、香港歌劇院副首席,小提琴及室樂教育家。

Ms Joelion keung
姜君霓小姐
姜君霓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中提琴演奏家,以其在中提琴演奏領域的卓越才華和成就而聞名。她擁有香港演藝學院中提琴演奏音樂學士學位,並獲得著名的成龍慈善基金會獎學金。繼續她的音樂之旅,喬恩在詹姆斯·斯利教授和加思·諾克斯教授的指導下,在皇家音樂學院攻讀中提琴演奏藝術碩士學位。
身為全能管弦樂音樂家,喬利曾與世界各地著名樂團合作,包括倫敦小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澳門樂團、四川交響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繼承愛樂樂團、新音樂樂團等。她作為中提琴演奏家的卓越技巧贏得了音樂家和觀眾的高度讚譽。
姜氏的才華為全球各地的著名場館和節慶增添光彩。值得一提的是,她曾參加由托比霍夫曼領導的香港室內樂節室內樂工作坊,並與華麗四重奏在義大利維托里奧威尼托演出。 2018年,她有幸在歐洲首演了斯科特·斯拉平(Scott Slapin)的中提琴二重奏作品。此外,喬利恩也擔任皇家音樂學院曼森樂團的中提琴獨奏家,由大師奧利佛·克努森指揮。
在她著名的表演中,喬恩在謝苗·比奇科夫大師的指揮下在皇家節日音樂廳演奏,並且是佩馬格努斯·林德堡博士執導的“八件作品”項目中的獨奏者之一。此外,她也與譚盾大師合作了沉浸式歌劇《純潔》。超越-志蓮淨苑沉浸式戲曲」2022年。
姜氏創立的 Jomusic Management Co. Limited 致力於為弦樂音樂家培養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他們的使命是促進文化聯繫並培養各個藝術層次的人才。透過創新的活動和全面的管理服務,Jomusic 頌揚音樂的豐富性,同時激勵、教育和提升全球音樂社群。 姜氏熱衷於音樂教育並積極參與慈善工作,進一步體現了她致力於透過音樂產生積極影響的承諾。
.jpeg)
Mr Sunny Yeung
楊健文先生
楊健文在2020年創立蠧魚鋼琴三重奏,該組合曾
在法國五月藝術節、香港藝術館之友等不同盛會
中亮相。楊氏活躍於本地音樂發展,曾以獨奏家
身份演出,包括莫札特的《小交響曲協奏曲》
(2022年)、貝多芬的《F大調浪漫曲》(2018
年)等。
楊氏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師承日籍小提琴家一丸
綾子。其後在鄭裕先生的指導下,攻讀香港演藝
學院音樂學士學位,在學期間曾獲得香港維也納
歌劇舞會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
2018-19年間,楊氏曾與韓德爾巴羅克管弦樂團合
作,以客席藝術家身份於日本東京舉辦定期音樂
會。楊氏曾於法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
家巡迴演出,亦與香港創樂團、香港城市室內樂
團等多個著名樂團合作。